跳到主要內容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
網頁導覽
:::
首頁
藏品查詢
分類瀏覽
English
首頁
> 藏品資訊
::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圖檔授權標示:
山羌
物種分類資訊
中文 名稱
:
山羌
英文名稱
:
Formosan Muntjac
學名
:
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
門
:
脊索動物門
Chordata
亞門
:
脊椎動物亞門
Vertebrata
綱
:
哺乳綱
Mammalia
亞綱
:
獸亞綱
Theria
目
:
鯨偶蹄目
Artiodactyla
亞目
:
反芻亞目
Ruminantia
科
:
鹿科
Cervidae
亞科
:
麂亞科
Muntiacinae
屬
:
麂屬
Muntiacus
種
:
reevesi
亞種
:
micrurus
種命名者
:
Ogilby
種命名年代
:
1839
俗名
中文俗名
:
臺灣麂、黃麂、羌仔
英文俗名
:
Formosan Reeve's Muntjac
藏品資料
藏品採集資訊
採集數量
:
1
採集單位
:
件
藏品特徵資訊
吻肛長
:
800
mm
尾長
:
100
mm
藏品記錄
編 目 號
:
TMMA0112
目 錄 號
:
MA.0112
藏品類型
:
M
模式類型
:
標本(General)
保存方法中文描述
:
乾燥(Dried)
建檔 日期
:
2005/01/14
取得方式
:
接收
到館日期
:
1945/11/13
藏品描述
描述
:
保育等級: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紅皮書中屬低危物種(Least Concern)類別。
型態:鹿科,台灣特有亞種,為台灣三種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小者。全身皮毛偏黃褐色,頭背部較黑,年幼的山羌身上有白點。雄山羌頭部有Y字型黑斑,頭上有一叉短角,角基部隆起;雌山羌頭部有盾狀黑斑,無角,僅具骨質隆起。
生態:草食性動物,主食為植物的幼葉嫩芽。全日活動,但白日較常出沒,特別以早晨和黃昏為活動高峰。大部分獨居,生性羞怯,受到驚嚇時會先靜止不動,張眼直視警戒,隨後再迅速逃竄或躲藏。叫聲如狗吠,故又稱為吠鹿。低海拔至高海拔自然森林都可見其蹤跡,不普遍,過去曾因在山產野味中極受歡迎受到大量獵殺,而列為保育類動物。近年來因保育有成族群數量回穩,已於2022年移出保育類動物名錄。
形質:頭體長約40~90公分,體重約8~15公斤。
標本資訊:本標本吻肛長80公分,尾長10公分。乾燥保存。
回上頁